25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海上长城 > 494 唐军威武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号:    

494 唐军威武

250xsw.com提供更快更稳定的访问,亲爱的读者们,赶紧把我记下来吧:250xsw.com(全本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方便各位读者~请微信公众号搜索"250文学网"

推荐阅读: 天决战场女友陈瑶的秘密人妻会计的调教下一站钥神姑妈爱我和我的母亲(修正版)动漫热因为怕痛所以全点防御力了黄蓉之淫狗棒法重生之机甲星际
一直以来,李广的建军思想就是打造一支而精的现代化军队。本文由  首发

四五年,是盟军力量达到最强盛的阶段。美军兵力近一千万,苏军兵力超过一千两百万,英军总兵力也超过了五百万。虽德军也有一千万上下的兵力,日军也凑合了九百多万兵力。表面上看差距也不是大到了一边倒的状态,不过,由于主战场的外围,不少国家开始倒向盟军,此消彼长,盟军在兵力上完全占据了优势却是实实在在的。

海唐也不例外,在这个时期海唐军也达到了最为强盛的阶段,总兵力超过五十五万。但是,海唐军的强盛,并不表现在军队的数量上,主要表现在质量方面。

首先是海军方面。

海唐海军在四五年初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大西洋号战列舰从海军作战序列中消失。

论价值大西洋号战列舰大约值三千五百万美金。在海唐所有单项财产中,这一艘战舰乃是毫无疑问最贵的。甚至可以能在海唐的国家资产中占据相当显眼的比例。

这艘战列舰乃是李广在。年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归程中从法军中抢回来的敦刻尔克号。数年的战斗中,这艘战舰为海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四五年,欧洲战场处于惨烈的拉锯时刻,美国,英国都伤亡惨重,肯定是想拉弟垫背。很自然的就希望法军能多出一份力,减少英军和美军的伤亡。

当下盟军在西线的主战场是在法国。为的是解放法国。但是法国人的脸皮够厚,在这种情形之下,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竟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一项就是要求海唐“归还”敦刻尔克号战列舰。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一系列的外交运作之后,法国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海唐也没有吃亏。至于美国,能早日把法军推上前线,少死几个美国青年,也是大赢家。

海唐向法军转交了大西洋号战列舰。同时也得到了来自美国的大二十余艘战舰。这次交换的原则是:排水量相当。事实上,在外交运作中,海唐稍稍占了点吨位的便宜--大西洋号战列舰是以满载排水量为基数。而美国交付海唐的战舰则是以标准排水量为准,期间差了五六千吨。

自此海唐海军失去了唯一一艘战列舰,但是以航母为中心战斗力的舰队则更加完善合理。

此次交换,美军提供四艘主力舰:排水量六千多吨的轻巡洋舰两艘,一艘排水量万吨巡洋舰。一艘排水量一万五千吨的重巡洋舰。从几十吨到几百吨的:鱼雷艇。扫雷艇,以及反潜巡逻艇各十艘。

海唐军在得到这批战舰之前,航母虽然有两艘(自由龙号轻型航母正在改装),但是由于护航战舰的缺少,实际上除了防空驱逐舰,只有大西洋号战列舰算得上是护航主力舰。

众所周知,在恶劣的海况下,航母上战一旦不能起飞,一艘航母的战斗力甚至比不上一艘驱逐舰。故此海唐军只能编队作战。两艘航母无法分开承担独自的作战任务。即便是编队作战,只有一艘战列舰。无论再强悍,实际上是难以护航两艘航母的。

而在得到了这四艘美制巡洋舰之后,不仅作战编组自然就灵活的多了,而且四艘巡洋舰的战斗力肯定超出一艘战列舰,尤其是在日军已经没有了战列舰的情况下,对海唐军来,四艘巡洋舰明显更加实用。

从另一个方面看,李广这是在甩包袱。要知道,仅仅这么一艘战列舰每年的军费开支就达到上千万美金,战争结束后,海唐是养不活这样一艘庞然大物的。

用这艘战列舰换回来四万多吨排水量的各种战舰,海唐海军已经成为一支而完备的海军。从各个方面看,这个交换都更加有利于海唐。

不过令很多人奇怪的是,海唐并没有要当今世界上主流,或者美军主流的两千吨排水量的驱逐舰,更是没有要美国先进的战列舰。而目标主要的乃是六七千吨的轻巡洋舰和一万五千吨级别的巡洋舰。

没有其他原因,这是李广在为未来做技术储备。穿越之前,李广对军事并不熟悉,但是他知道,二十一世纪的驱逐舰动辄就是六七千吨,比如美国甚至有万吨大驱。

在大海上征战数年,对于舰船的制造和设计,李广理解的越来越深刻。简单的来,几乎所有的战舰的设计都有一个基础母船,每一艘先进的战舰都是一点点升级改进而来的。而这次海唐军索要的几艘主力舰,将会是海唐未来海军的战舰的母船,也就是升级换代的基础。

至于其他的几百吨,或者几十吨排水量的巡逻艇,鱼雷艇,炮艇,扫雷艇,其实也是出于这种技术储备的目的。

一个国家的舰艇设计水准高低因素极复杂的,二战末期,美国在吸收了英国的舰船制造技术之后,水准已经跃居世界一流。而海唐拿美军提供的这些战舰,在可以想象的未来吸收一些日本舰船制造技术,必将使得自己的舰船设计水准提高大大的一步。如果没有这样一批“母舰”的引进,给海唐**发展摸索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一定能达到目前美国战舰的设计制造水准。(这一点是有根据的:中国直到七十年代末,战舰设计制造水准,除了导弹装备之外,都不见得超越美国五十年代的水准。)

四四年,海唐国没有建造一艘战舰,哪怕是潜艇(民用潜艇还在制造,但是进入四五年也已经停止。)。其主要原因在于,李广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严重不足。海唐原有的自造战舰,白了就是民用船加装武器。水准的确有些差,甚至主动处理给阿根廷的那艘航母。自己都不好意思作为战舰出售,名曰训练航母。在得到这批美制战舰之后,海唐处理老式军舰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表,这一点李广是有紧迫感的,战争一结束,盟国退役的战舰肯定要多,肯定要压低价格的。

本来李广以为。这样的交换要耗时数月才能完成。但是实际上,仅仅三个多月三方就完成了交割。

在这个过程中,李广和美军将领之间的私人友谊就显出了威力。在麦克阿瑟和金凯德的大力协助下,美军毫无条件的承担了训练海唐海军官兵的任务和费用。

当然了,麦大帅和金凯德也不完全是为了友谊,要知道海唐海军早一日具备战斗力。也就能早一天对日本的北方--千岛群岛展开进攻。战略上形成对日本本土的南北夹击,从而减少美军的压力。

当时间进入四月,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训练,海唐海军已经能够承担作战任务了。

政治是复杂的,交换战舰,除了直接利益,还有其他目的在其中。李广的“好朋友”法军黎塞留号战列舰舰长马赞上校,在美国和海唐的支持下,已经成为一名法国海军少将。大西洋号。也就是重新改回敦刻尔克号的战列舰也归他指挥。麾下拥有两艘主力战舰,马赞少将自此在法国海军中有了相当话语权。而这一部分话语权,在未来某个时刻有可能转化为对海唐的支持。

与海军建设有关的另一件事情,对于李广来就有些喜忧掺半了。自此四四年年底,海唐决定了千岛群岛战役目标,海唐潜艇舰队抽调了十二艘潜艇开始对日本北方进行封锁打击。

进入四五年,海唐军潜艇的活动范围已经覆盖了对马海峡,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由于这片区域,某种意义上乃是日军的绝对控制权,海唐海军水面舰艇无法对潜艇支援,再加上冬季在这片海区作战,寒冷乃是潜艇最大的敌人。几个月的战斗下来,海唐潜艇部队损失了三艘潜艇。

这是海唐潜艇部队损失最为惨重的阶段。要知道,此前,海唐军仅仅在四三年损失一艘潜艇。四四年前十个月也一艘潜艇没有损失。

经过分析,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海唐潜艇的制造设计有缺陷,不适合在寒冷海域作战,航行。

虽,这一阶段潜艇部队的作战,为海唐积累了宝贵的寒带作战经验。但是为此,李广痛心疾首。三艘潜艇,对于大国来或许称不上多么惨重的损失,但是对于海唐海军损失不轻。更重要的是,海唐军由于一年多来没有添加新潜艇,阵亡的官兵都堪称百战老兵,乃是海唐潜艇舰队,海唐海军,海唐国重要的力量组成。

李广曾无数次欣喜,满意于海唐潜艇部队的战斗力。甚至为自己的运气不错,巧合加上一点点见识,最初就组建了潜艇部队,以至于战功卓著,成效斐然。但是,工业技术的差距,到了四五年,开始显现出对海唐潜艇部队的限制和创害。这三艘潜艇,除了一艘是战沉,其他的两艘都是因为故障沉没。

潜艇部队虽有损失,海唐也没有建造新的潜艇,甚至在四五年商业运输潜艇的制造也彻底停滞,但是海唐潜艇的数量还在增加之中。原因嘛,李广当初的布局开始显露功效。

四三年,海唐曾经俘虏两艘德国潜艇。对于德军潜艇官兵,海唐并无丝毫虐待,除了请这些德军潜艇官兵充当一段时间的教官,其他的都送往乌拉圭,住宅工作全都安排的舒舒服服。

加之,冠名以“削弱德军战斗意志”的道义,宣传工作做的相当到位,再加上某些一直以来海唐秘而不宣的渊源,故此德军潜艇官兵如果要开差或者投降的话,首选就是海唐。

而德军方面,由于在四四年下半年,为了尽量维持战场局面,德国海军不敢出击,只好硬着头皮强压潜艇部队进攻。一时间伤亡过于惨重,短短几个月时间,德军损失潜艇数量就达到两百余艘。有时甚至一天就损失三四艘。

在二战时期以及二战以后,各国潜艇官兵的待遇和飞行员基本上是同一层次。比如新中国成立,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潜艇兵的伙食基本上也是和飞行员同等的。其原因,并不在于潜艇官兵的素质要求高于飞行员,关键在于潜艇官兵的工作环境恶劣,船舱中的臭味令人作呕,生活环境又封闭。从训练到作战,每一个环节中都充满了风险,尤其是战斗中。一旦失利,就是全员阵亡,这种压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官兵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都极大。长年累月下来。官兵们内分泌失调,精神出现不正常,那是家常便饭。

要论德国的三军兵种,海军的战斗意志最为薄弱。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德国海军最先以起义的名义退出战争的。从而造成了德国的迅速溃败。其实在二战中,德国海军的表现也称不上勇敢,从当年乌拉圭拉普拉塔河口德军自沉袖珍战列舰就能看出来。宁可自沉却不敢和英国海军拼死一战,何等的怯懦。唯一表现的可圈可点的,就是其潜艇部队。但是在这样的惨重损失之下,再加上,稍有眼光就能看出德国已经是江河日下,败亡指日可待。德国潜艇部队的军心已经开始崩溃。

于是开差的德军潜艇就渐渐的多了起来。到四五年的四月,海唐总计收留德军潜艇数量达到十艘。这些德军潜艇官兵的投降。不仅仅带来了潜艇,随潜艇而来的还有许多不干净的纳粹高官,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黄金珠宝艺术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对于这些东西,海唐照样没有起外心吞没,而是仿照瑞士银行的制度,另建一座商业银行,把德军带来的财富严密保管起来。

李广相信,只要做的好,海唐银行业的信誉一旦在全世界范围确立,未来将会给海唐带来更多的收益。

至于德军潜艇的投降,英国也是有所耳闻的,傻子都知道其中的利益所在。但是到嘴的肥肉,海唐是肯定不会出让的,英国想伸也是白搭。

此时,李广有一个疑问:老朋友德军潜艇部队的毕克碧上校和指挥改装航母作战的克劳德中将(战争中升官就是快啊)会怎么办?这两位可真的不像希特勒的死忠,至今没有什么消息,未来会给李广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陆军方面的变化是最大的。

海唐经过数年不懈努力,二十二个团的陆军正规部队编制战斗力大成。这是一支以李广建军的思想建设的现代化军队,装备方面毫不谦虚的是超过了美军。所谓装备不仅仅体现在作战武器方面,更是体现在辅助装备方面。有一个数据明显是远超世界各国部队的配置--电话,电报,无线电的配置比例达到了平均七人一部,而陆军型雷达的配备,更是让海唐军稍有信息化作战的雏形。

至于训练方面海唐军更是远超全世界各国的军队,海唐军陆军有八成的官兵有三年以上军事训练。有实战经验的官兵占到了部队的九成五以上。这个数据在战争中,是无论哪个国家的部队都难以达到的。

而作战意志,就更加令美军望尘莫及了。当初李广在石像岛,找不到合适的思想核心,于是就找了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做教材,白了整个就是一个大杂烩。

看似大杂烩,但是大杂烩就没有核心?

那就是民族主义,大汉主义,大唐主义。

经过数年补充完善,后来又有了相对完善的宣传大纲,逐步演变而来,就成为当下的一套激发民族自豪感,注重进取精神的海唐军精神内核。

对于这支陆军,李广倾注的精力绝对不比海军空军少。海军空军虽然对兵员的素质要求高,但是海唐招收的青年素质也相对高。而陆军的兵员大多是大字不识对工业几乎没有见识的农民,能把当初一群看见汽车就吓的魂飞魄散的农民,训练成掌握现代化装备的铁血军人,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拿民族主义来熏陶军队,李广虽知其狭隘之处,但是全军上下那种舍我其谁。弥漫着昂扬斗志的气氛却是每个将领都乐见的。

宣传的力量,或者洗脑的力量是巨大的,李广拿民族主义来熏陶官兵。而他自己也在熏陶别人的同时被别人熏陶。这是李广自己为自己的某些行为找的借口--他处理政务时,感觉疲累,处理军务时精神焕发,上战场更是双目精光四射。日常生活中,李广自认是个非常平和的人,经过数年的战争生涯,竟然变得非常好战。战争在改变着每一个人。李广这个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现代物质青年,此时已经从内到外都适应了战争。

陆军的最大变化来自于正规军之外,海唐组织了共计一百个团的府兵。合计四十万兵力。其中五十个团的训练和人员素质虽然远不如正规军,但是却可以作为正规军的补充,执行某些防御驻守或者承建工事的任务。

而另外五十个团,仅仅是四五年年初才开始筹建。武器甚至都没有配备。可以预料。即便是到了“历史上的八月”--日本投降,也难以上战场。

那么既然如此,李广为何还要组织这么一支部队呢?事实上,这五十个团的兵力,在海唐的计划中,根本就不是执行作战任务的。他们的训练,更加类似于技术学校,除了少量的军事训练纪律约束。更多的是在学习工业技术。

稍加留心,就能发现。这五十个团的官兵,学习的内容甚至是连工业技术也称不上。他们学习的内容其实主要在于工具的熟练,认识各种设备。要其最主要的专业--乃是拆装设备。后来对于这支部队,曾经有过一个诨号--号称“净国神兵”。

由于这五十个团虽不属于作战部队,但是却有军方属性,归李广直属。故此,李广的办公室中,一大帮秘书们派上了大用场,成为这五十个团官兵的技术教官。当然了,仅仅凭这些人肯定是不够用的,李广给了他们相当的权限,可以自我掌握招聘专业人士。根据对日本和德国战俘的审讯,根据许多战前曾经到过日本和德国的人员对日本的认识,这五十个团划分成不同的“专业”。

李广可是早就下定决心,要大肆搜刮日本的。因此在这只队伍中,可不仅仅是学习工业技术的部队,有专业搜刮人才的,有专业搜刮技术的。甚至连古董字画,文化艺术的专业人才都不在少数。虽这些专业人士不可能把大字不识的官兵们培训成专业人士,但是至少不会把古画当成赝品烧掉,当然赝品也不会烧的。

这五十个团作何用途,多明显哈,专业的搜刮队伍。

搜刮对象?那还用问?

除了日本,还有德国。

光想想,就实在是令人太快意了。这种诱惑太强烈,几乎不用宣传,不少青年学生都报名参加这只大军,更是有国内招来许多古董商,文人,学者加盟。至于海唐的商人们更是盼望这这一刻,早早的就开始打探日本的某些产业所在。

空军在四五年,变化不大。倒不是海唐招不来合适的飞行员,而是海唐本来有文化的年轻人就不多,如火如荼的建设更加需要有知识的青年。战略空军加上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战数目仍然保持在六百多架,飞行员保持在一千人左右。

但是,空军与其他军种不同的是,已经有一部奔赴英国,登上了欧战的舞台。这一次,空军的出击是海唐和比利时之间的合作。

由于欧洲战场的残酷,比利时军队也早早的被推上了战场。

比利时方面由于飞行员极少,主要是陆军。而战场上没有自己的飞行员保证制空权,陆军不经意中就会吃暗亏。

要知道,战场上,如果同时出现危,英军肯定是要照顾自己的陆军,美军也会优先照顾自己的士兵。即便是合作再紧密,再亲密,再盟友,这种事情也会发生,而且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

国有国的生存技巧,比利时本身在二战算是受害者,但是主流却是投降的,其国王就投降了。因此,战后分赃被排除圈子,甚至被牺牲部分利益都不是不可能的。故此,比利时流亡政府不得不早早的把自己那点可怜的军队派上战场,同时也在努力的找盟友,找到海唐门上顺理成章。

鉴于海唐和比利时之间的关系一贯不错,以这种方式参加欧战,符合李广当初的设想--象征性的参与欧洲战场。这种情况下,双方达成不少协议,比如战后的“分赃”两国同意互相协助,战后的通商互惠也是情理之中。

而隐藏在这一协作之后的,乃是李广和袁总理更长远的目光,两人都没有忘记,海唐的根本--大唐岛是从法国中夺取的,是有战争导火索的。当下欧洲战场主要是在法国境内,那么趁削弱法国,让法国战后恢复的慢一点,就成为海唐空军参战的目的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之一。

由于参战的目的比较复杂,更是涉及到诸多外交事项。要兼顾这些,无论是战略空军还是陆军航空兵亦或是海军航空兵的几个将领都不很适合。

从锡兰战役中受伤,再也无法驾驶战的袁寅(袁家老三)就成为最合适的人选。海唐军总参谋部空军参谋长袁寅上校,临时提升军衔。以准将(海唐新增加的军衔,后文会介绍)军衔,担任海唐军欧战空军指挥官。原因是,战时比利时军衔实在有点胡闹,为了提升军心,一个步兵营长就可以挂上校军衔,甚至是准将军衔。为了便于外交,故此提升袁寅为准将,自此袁寅成为海唐军第一个准将。

老袁家真是出人才,袁寅出马,效果当然是斐然的,此处仅仅举例明一下:三月份,巴黎的卢浮宫成为废墟。四月份,巴黎铁塔成为废铁。至于被烧毁的村镇,城市,海唐从未承认乃是有目的的。

除了海陆空三军的这些变化,海唐军还有一个最新变化--以自由龙号直升航母为核心的动纵队正在筹建。要知道,海唐军战斗指挥序列中,纵队和特混舰队是同一级别--师级。迄今为止,海唐军只有三个陆军纵队和两个海军舰队一个战略空军是师级。

而且,这个纵队可是有海军成分,也有陆军成分和空军成分。海陆空三军的军官们是都有会争夺这个纵队司令的资格的,故此海唐军不少军官都在眼巴巴的瞅着这个位置。

按照李广一贯作风,要想升官,拿战功来。故此几个有资格的上校,中校军官们都变得异常好战,动力非常。(。。)

p:原因多多,每周一更,很抱歉、。

[www]百度搜索“” 
推荐阅读: